
2022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四个对照”个人党性分析报告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必读书目、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着力从百年党史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味道、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领悟中国共产党的独特魅力、崇仰革命先辈牺牲奉献的精神品格,进一步打牢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思想基础。同时,按照这次专题组织生活会通知要求,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围绕“四个对照”进行了深入党性分析,查找问题差距,剖析根源症结,制定了整改措施。下面,由我做个对照检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照党的创新理论方面。这些年来,自己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创新理论能够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不断加强思想改造和党性历练,在高举旗帜、践行“两个维护”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头脑清醒、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但是对照更高标准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刻苦钻研还不够。这些年来始终在接受学习和教育,在思想深处或多或少存在“差不多”、“够用了”的心态,对党的创新理论学得还不够刻苦、不够全面,缺乏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劲头,平时忙于各种事务多,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少,对学过的理论和知识记得影影绰绰的多,深层积淀少。二是消化转化还不够。对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做到深入学、跟进学,但联系思想实际、改造头脑不够,特别是转化为立场、观点、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内化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有很大差距。有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艰巨性,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完全站在党和国家全局利益的高度去分析、判断问题,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和自身所处的小环境所左右,深层次判断、理解问题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水平还不是很强。
(二)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方面。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不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系列重要论述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深处认为自己入党时间早,对待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法规矩是认真的、严肃的、一贯的,不存在相关问题,没有时时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警醒自己。二是开展组织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运用不充分。有时还存在思想顾虑,害怕意见多了影响同事团结,批评多了打击干部积极性,没有达到红红脸、出出汗、“预防疾病”、“治病救人”的效果。同时,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还不够,对查摆问题进行“回头看”时,一些问题一边改、一边犯。三是廉洁自律意识还不够强。有时认为自己从事文字工作,职责就是做好“三服务”,一不管钱、二不管人,廉政风险不大,因而防微杜渐意识树得不牢,没有把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党员干部终身课题,做到警钟长鸣、警惕常在。
(三)对照初心使命方面。一是以文辅政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一些工作立意不高、上情下情把握不准,没有有效将中央大政方针、省委部署要求、领导意图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政策导向和群众期盼结合起来,把宏观指导和具体执行结合起来,及时提出前瞻性、针对性的措施建议,真正做到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二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够。习惯于闭门造车、文来文往,靠材料加工材料、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平时除了陪同领导调研外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少,了解基层情况多来源于县市部门逐级上报的各类材料,下去调研也是走马观花,听汇报多,与基层群众直接面对面交流少。三是攻坚克难的尽头不足。面对阶段性繁重的工作任务,还存在“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和畏难厌战情绪,特别是任务一重、材料一多,有时还存在“应付”“过关”的心理,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
(四)对照先辈先进方面。一是工作要求还不够严格。不能时刻做到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还不能“忘我”“无我”地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困难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办文办会办事方面还存在问题和瑕疵。二是群众立场树得不牢。没有把领导意图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起来,群众愿不愿意、接不接受、支不支持这个第一标准落实不到位。三是存在特殊化思想。有时片面党办工作特殊,对“三服务”理解不全面,认为群众工作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做好服务领导的工作即可,没有将服务群众与服务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没有真正处理好“对上负责”与“服务群众”的关系。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武装有所放松。认为自己长期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熏陶,政治上比较成熟,因而逐渐放松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忽视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唯物关系,学习时也仅仅满足于记住重要论断和重要论述,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有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平时还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特别是当工作和学习相冲突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事务性的工作一件接一件,就将原定的学习计划抛之脑后,没有把理论学习当成一种需要,当成一种对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宗旨意识树得不牢。长期从事文字工作,虽然主观上有深入群众、走进群众的愿望,但实事求是地讲,真正“沉下去”的少了,与群众距离逐渐疏远了,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就如何将服务群众落实在工作中缺乏具体办法,群众工作本领缺乏,真正贴近服务群众思考谋划不足,主观上还是对群众利益看得轻了,与群众产生了距离感,践行宗旨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材料上。
(三)党性修养有所退化。存在以事务性工作代替党性锻炼的倾向,放松了严格的党性锻炼,对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强化的过程认识不足,没有经常对照《《党章》准则》《条例》警醒警觉,有时甚至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抛之脑后,降低了党性标准,放松了党性修养这根弦。
(四)责任担当意识不足。初到党办任职,还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干事创业激情还不够高涨、开拓进取的劲头还不足,改革创新的锐气和敢想敢闯的勇气还比较缺乏。有时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还有畏难情绪和疲于应付的心态,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分管的一些急难工作、突发紧急事件层层汇报,看似是讲规矩的表现,实则是不敢担当,不愿担责。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X工作的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
(二)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工作能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在工作中落实好习总书记对中办提出的“五个坚持”要求,充分发挥文稿、信息、督查,“一把利剑两个拳头”作用,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群众,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党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中涵养党性。进一步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事关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时刻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升华党性修养。
(四)树牢公仆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从思想深处时刻警醒宗旨意识弱化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不了解基层实情的危险。坚持“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领导要求与基层实际、群众意愿有机结合,好挥好参谋辅政作用,实现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统一。
(五)持续担当作为,发挥表率作用。紧紧围绕XX目标,敢作敢为、勇于担责,着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发扬动真碰硬的精神,驰而不息抓好贯彻落实,当好贯彻落实的表率,确保市委的安排事不过夜、案无累牍。下大力气倡导“短实新”文风,切实将中央为基层减负的精神落到实处。坚持解放思想、变化变革、直面问题,研究谋划信息和督查工作,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严格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带头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慎待亲情友情,牢记亲情里面有底线、感情面前有原则。自觉接受社会、党员和群众的监督,谦虚接受各方面的批评与建议,将外在约束化为内在自律,树立党办领导干部应有在形象。